1/03/2010

高教學術歌手

歌手行業的本質是表演,在舞台上討生活,享受觀眾與歌迷的喜愛與榮耀。

大學教授的行業,三大本務是研究、教學與服務,一般人觀念裡是個高度專業的工作,強調嚴謹與專精。

但是歌手要追求的,該是大紅大紫、廣受歡迎、專輯熱賣,還是成為一個銘心感人的好聲音?

今天在家工作時,用MOD點了一堆MV來聽。點了很多,都不錯聽,也有電影熱潮過了,就覺得沒那麼特別的歌。但是在這一堆連續播放的歌曲中,有幾首歌把我拉離電腦前面。

一是蔡依林的「妥協」。上次在她的電視演唱會裡看過,再次聽到這首歌,曲調還是很快吸引了我。但是站起來唱了之後發現,其實蔡依林並沒有充分發揮這首歌好聽的地方。

另外一個聲音,從歌的一開始就清楚地跳出來,有感情的聲音緊緊吸引住我的耳朵。但是我認不出來是誰的聲音,原來是有一陣子沒有聽到了的古巨基。

晚上在百萬大歌星看到伍思凱。他經過六年間隔,又出片了,台視也播了他新歌的小型演唱會。伍思凱的音樂與個人談話風格,一直有很溫暖的感覺,在流行歌壇中還蠻少見的。但是他一路走來,不僅歌聲沒有老化退化,個人風格反而越來越明顯。新專輯中高音轉音快音假音全都來,也有funky music。我覺得他無論唱別人的歌或是自己的歌,整個人唱歌的感覺反而越來越帥,形象風格越來越鮮明。回想他是從可登唱片「流行45轉」,模仿成名歌手唱口水歌的無名歌手起家。能夠走出今天這樣一條個人風格獨具的路線,又有誰可以料想得到。

我看著舞台上的伍思凱,心裡想著:這個時候,他到底有沒有大紅大紫過,唱片賣過多少張,有沒有得過金曲獎,會影響到他目前演出所展現出來的水準嗎?會影響到目前像我這樣喜歡他的觀眾對他的肯定嗎?

教授的生涯,其實與歌手也有幾分類似,不是嗎?

兩種工作的重要層面,都是在人前表現自己的個人努力成果,追求他人的肯定。不同之處只在於,教授的舞台是在講台上,無論是在教室裡,演講會場中,座談會的會議桌上,或是學術研討會的講壇上。

那麼教授這一行,要不要在意會不會大紅大紫,或是有多少獎項的肯定呢?

我越來越覺得,教授這個行業「實無定法」。反而很像歌手,你越有自己獨特的個人風格、質感與特長,就越會顯得突出及有內涵,也越具有吸引力。

因此關於獎項或是外界有形的肯定,我越來越相信朱敬一所說,它就像是文章裡的句號。它很重要,也標示出文章裡的重點。但是很快就會過去,文章還是要繼續往下走。文章整體的質感,也不是句號所能營造出來的。

當然這種超脫的程度,大概是院士級的水準啦。不過獎項或是外界有形的肯定,確實可以作為鼓勵自己努力的目標。但是努力的方式,卻終究要用具有個人風格與特色的方式。

這就像歌手一樣,沒有支持喜愛的歌迷,少了銷售量與金曲獎的肯定,無法標幟你的成功。但是事過境遷,你的聲音會不會在歌友腦海裡浮現,你的歌曲再度播放在空中,是不是還是會吸引人們的耳朵,卻不是銷售量、歌迷數與金曲獎可以決定的。

就像同一時間也剛好出新片的彭佳慧,這一年多陸續上超級星光大道擔任評審,大家又開始注意到她。但是大概很少人知道,在一、二年前游鴻明邀請她一起開演唱會之前,她已經有好一陣子沒有出唱片。而且在生小孩之後,還很怕會被演藝界遺棄。但是在新唱片當中,她可以邀請到齊秦來合唱,今天還一起上節目宣傳。

能夠留下來的,真的只有好聲音。

1 則留言:

凌台大 提到...

寫得真好,我覺得高教事業是一門和其他行業相比,可以比較永續的事業,費玉清鳳飛飛都這個年紀,開起演唱會仍然動人心弦,至於當紅的偶像,能禁得住時光篩選的,其實能有幾人?

你從日本回來啦?本來想這麼冷你們還跑日本去,結果這幾天台灣也冷到不行~